HI,您好,欢迎来到蓝鲸体育

电子支付安全宣传

发布时间:2024-04-16

一、个人账户分类

①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自2016年12月1日起,同一人在同一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户,再开户时,则只能是Ⅱ、Ⅲ类账户,不同类别的账户有不同的功能和权限。 存量账户暂不强制降级销户,将引导消费者梳理名下账户,保障相关的资金安全。

②个人支付账户

自2016年12月1日起,开立个人支付账户的,同一个人在同一家支付机构只能开设1个III类账户存量已开的多个支付账户,需开户人确认保留的账户,其余账户降级或撤并。未按规定时间确认的,保留其使用频率较大和金额较大的账户。

二、加强转账管理

①银行非柜面转账业务

1、协议约定非柜面渠道向非同名银行账户、支付账户转账的日累计限额、笔数、年累计限额等,超出限额和笔数的,应当到银行柜面办理。

2、央行还明确,自12月1日起,个人通过银行自助柜员机向非同名账户转账的,资金24小时后到账,个人在24小时内可以向发卡行申请撤销转账。

3、除向本人同行账户转账外,个人办理银行非柜面转账业务,单日累计金额超过5万的,应当采用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等高级别支付指令验证方式。

4、单位、个人银行非柜面转账单日累计金额分别超过100万、30万元的,需单位、个人进行确认后才可转账。

②支付账户转账业务

协议约定支付账户与支付账户、支付账户与银行账户之间的日累计转账限额和笔数,超出限额和笔数的不得再办理转账业务。

三、开户注意事项

开户之日起6个月内无交易记录的账户,银行应当暂停非柜面业务,支付机构应暂停所有业务,待单位和个人重新向银行和支付机构核实身份后方可恢复

以下情况银行和非银行支付机构有权拒绝开户

1、对单位和个人身份信息存在疑义,要求出示辅助证件,单位和个人拒绝出示的

2、单位和个人组织他人同时或者分批开立账户的

3、有明显理由怀疑开立账户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

四、惩戒买卖银行账户和冒名开户

1、出租、出借、出售、购买银行账户(或支付账户)的单位和个人及相关组织者

2、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银行账户(或支付账户)的单位和个人

3、5年内停止其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

4、3年内拒绝为其新开立账户

5、"经设区的市级及以上公安机关认定并纳入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交易风险事件管理平台“涉案账户”名单的,银行和支付机构中止该账户所有业务。"

五、如何有效保护自身银行卡信息安全?

1.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网银U盾、手机,不借给他人使用,一旦丢失立即挂失。

2.开通银行账户变动短信提醒,仔细核对交易业务类型、交易商户、和金额是否正确,定期检查账户资金交易明细和余额。

3.不要随意丢弃银行卡刷卡消费或使用ATM设备的交易凭条。

4.不要轻易向外透露身份证号码、账号、卡片信息等。

5.不轻信、不回拨收到的异常信息或电话,如接到银行、支付机构打来的电话,应当重新拨打客服电话进行核实。

6.谨防木马病毒,不点击短信、网络聊天工具或网站中的可疑链接,不登录非法网站,慎扫不明来历的二维码,慎连免费wifi。

7.妥善设置银行卡密码,多张银行卡不使用同一密码,并定期更改银行卡密码。不使用同一数字、生日、身份证号码等容易被猜测的简单密码;不将银行卡密码作为其他网站、APP的密码。

8.有效防范资金风险,使用资金额较少的银行卡或开立Ⅱ、Ⅲ类户专门用于办理网络支付。

9.将银行卡磁条卡更换为芯片卡。

10、不向任何人发送带有银行卡信息和支付信息的图片

11、不相信任何所要银行卡密码和手机验证码的行为,不向银行和支付机构业务流程外的任何渠道提供银行卡密码和手机验证码。

六、常见网络骗局

1.慎扫二维码降低盗用风险

一些不法分子提供的二维码其实是一个木马病毒的下载地址,病毒被下载后,可以自行安装,并不会在桌面上显示任何图标,而是潜伏在移动终端后台中运行,悄无声息地盗取持卡人的信息。陌生的二维码不要轻易扫描。

2.提防虚假客服,切勿泄露动态码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客户网购信息后,以“退款”或“退货”为由假扮客服,电话联系客户要求与客户网上聊天,并要求客户点击其提供的“钓鱼网站”的链接,以此盗取用户银行卡密码及动态验证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实际上,在退货及退款环节不需要校验动态码或交易密码。

3.关注支付安全,慎设账户密码

由于目前某些中小网站的安全防护能力较弱,容易遭到黑客攻击,不少注册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便因此泄露。而如果用户的支付账户设置了相同的用户名和密码,则极易发生盗用。

4.网络社交陷阱多,身份验证防诈骗

有些不法分子盗用持卡人亲友的社交网络工具如QQ、微信等,与持卡人聊天,令其放松警惕。随后索要持卡人信用卡正反面照片,以此获取足以进行网络支付的三项重要信息——信用卡的卡号、有效期和卡片背面末三位数字,从而盗刷信用卡。

5.慎用公用WiFi,保护账户安全

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账号也有可能成为犯罪的工具。持卡人使用WIFI后,被植入木马病毒,从而盗取移动终端内的银行卡信息;除此之外,不法分子会把正规网站的网址“绑架”到自己的非法网站上,当持卡人使用其WiFi网络并输入正确网址时,会跳转到一个高度仿真的假网站,如进行网络支付,便导致卡片信息泄露。

6.警惕低价陷阱,拒绝“钓鱼网站”

有些打着“低价”、“优惠”等旗号的“钓鱼网站”链接,通过互联网、短信、聊天工具、社交媒体等渠道被传播,持卡人一旦输入个人信息就会被不法分子窃取盗用。

7.关注手机安全,谨防木马病毒

许多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冒充10086,向用户发送短信链接并要求用户下载客户端。而这些该链接其实是“钓鱼网站”,所下载的客户端实际上是木马病毒。不法分子利用木马病毒窃取卡片信息并进行网络购物,同时将发送到用户手机上的短信验证码转移到了自己的手机上,从而完成支付。